在聚氨酯密封胶生产中,气硅常被用作增稠剂或补强剂,可不少人会遇到:换了种气硅后,密封胶的固化反应突然变慢了,不仅影响生产效率,还可能耽误施工进度。其实这不是气硅 “质量差”,主要和它的两个特性有关。
首先是气硅的表面基团。气硅是超细二氧化硅粉末,表面有很多羟基(-OH)。如果用的是未经处理的 “亲水型气硅”,这些羟基会和聚氨酯密封胶里的异氰酸酯基团(-NCO)发生反应。要知道,异氰酸酯是聚氨酯固化的关键成分,本该和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形成交联结构,让密封胶固化。可亲水型气硅的羟基会 “抢” 走一部分异氰酸酯,导致参与固化反应的异氰酸酯变少,反应自然就慢了,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固化不完全的情况。
其次是气硅的分散状态。气硅颗粒特别细,容易团聚。要是在密封胶里分散不均匀,形成的小团聚体就会像 “屏障” 一样,阻碍密封胶里的固化剂和其他成分接触,影响反应进程。而且有些气硅的比表面积太大,会吸附一部分固化剂,导致局部固化剂浓度降低,也会让反应速度变慢。
另外,气硅的添加量也有影响。少量添加能正常发挥增稠作用,可要是加太多,会让密封胶体系的黏度变得过高,分子运动受阻,固化反应所需的成分碰撞概率降低,反应速度也会随之变慢。
所以遇到这种情况,不用急着换气硅,可以先看是不是用了亲水型气硅 —— 换成表面经过疏水处理的气硅,就能减少和异氰酸酯的反应;同时注意控制气硅的添加量,确保在密封胶里充分分散,这样就能在保证密封胶性能的同时,避免反应变慢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