硅酮胶作为建筑装修、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密封粘接材料,使用频率极高,但在实际操作中,很多人因忽视细节而踏入误区,影响使用效果。以下这些常见错误,90% 的人都可能犯过。
一、施工前的准备误区
(一)选错产品类型
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。很多人不看场景盲目选胶,比如在玻璃幕墙结构性粘接时用普通耐候胶,或在厨房卫生间用了不防霉的胶。硅酮结构胶和耐候胶性能差异大,结构胶承载能力强,耐候胶更侧重抗老化,用错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密封失效。还有人忽视环保指标,在室内封闭空间用高 VOC 硅酮胶,造成空气污染。
(二)表面清洁不到位
不少人图省事,直接在有油污、灰尘或水渍的表面施胶。这些杂质会阻碍硅酮胶与基材粘接,导致出现缝隙、脱落等问题。尤其在金属、塑料等光滑表面,不先用丙酮等清洁剂擦拭,或不对橡胶表面打磨处理,都会大幅降低粘接强度。
二、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错误
(一)施胶手法不当
施胶时速度忽快忽慢、胶枪角度不对很常见。有人为赶时间快速挤出,导致胶量不均匀,部分区域胶层过薄起不到密封作用;也有人胶枪角度偏离 45 度,使胶与表面接触不充分。在粘接两面时,不挤压排气,胶层内留有气泡,会影响密封性和耐久性。
(二)修整不及时或过度
施胶后不及时用刮刀修整,胶面凹凸不平,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因胶层厚度不均导致固化速度不一。而过度修整、反复涂抹,会破坏胶层整体性,降低附着力。此外,分色纸取下时间不对,胶已表干才取,易带起胶层留下痕迹。
三、施工后的养护疏忽
(一)固化期急于使用
硅酮胶完全固化通常需要 24-72 小时,但很多人在胶未干透时就触碰、施压甚至投入使用。这会导致胶层变形、脱落,尤其在受力部位,可能直接影响密封粘接效果。
(二)忽视固化环境
在温度过低、湿度过高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让胶固化,会延长固化时间,甚至影响固化质量。有人在冬季施工不采取保温措施,或在密闭空间不通风,导致胶层固化不完全,出现发黏、发软等问题。
避开这些错误并不难,选对产品、做好清洁、规范操作、耐心养护,就能让硅酮胶充分发挥性能,保证密封粘接效果长久稳定。